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东北师范大学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院校(25所)之一设立了翻译硕士(MTI)专业,开设英语口译和英语笔译两个专业方向,并成立了翻译硕士教育中心(现已更名为“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负责MTI专业的招生、教学、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心不断壮大,现有导师30名,其中校内导师26名,校外导师4名,在读学生242名。
迄今,中心已招收十一届翻译硕士研究生(2010级-2020级),合计人数727名;已有八届毕业生(2012届-2019届),合计人数485名。中心在不断探索和积累的过程中,已形成一系列的文件和规章制度,使师资队伍建设、日常教学管理、翻译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写作和学生培养等各个环节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已经形成的文件包括:《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规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办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口笔译方向)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文件资料。
几年来,中心充分发挥本院、本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开设了文学院教授主讲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与写作、外教主讲的英语综合技能、中外教师合作讲授的商务谈判与口译等特色课程。中心还建立了小型图书馆,拥有翻译研究、教学及实践类图书约600册,向MTI专业学生定期开放,并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学习资源。同时,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心先后在吉林省公安厅、一汽通用公司、吉林亚泰集团、吉林省外办、长春市外办、本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单位设立了翻译实践基地,师生们为各个基地以及教育援外项目、长春雕塑英语网站建设项目和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欧洽会、欧美大经贸洽谈会等大型国际活动承担了大量的口笔译任务。仅以教育援外项目为例:自2011年5月以来,中心已组织、选派MTI专业学生先后承担了12期(每期21天)由商务部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培训项目的口笔译与接待工作,其中笔译字数达50多万字,讲座口译达100余场(合计300多个小时)。为我国的教育援外事业、为吉林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中心还竭尽所能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线上学习、实习和翻译岗前培训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经验。
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由全国翻译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具体实施的翻译硕士专业试点院校评估中,我校获得全国MTI院校排名第十的好成绩,并且我校是在吉林省五所参评院校中唯一获得免检的院校。中心将在以往办学特色和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继往开来!
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负责人
姓名 |
张宏薇 |
职务 |
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 |
联系方式 |
zhanghw966@nenu.edu.cn |
姓名 |
陈彦旭 |
职务 |
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chenyx525@nenu.edu.cn |
姓名 |
王畅 |
职务 |
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wangc496@nenu.edu.cn |
翻译硕士导师名单(按姓氏拼音顺序):
校内导师:陈彦旭、何鸣、胡冰、姜言胜、金胜昔、金万锋、李立欣、李增、林莉、刘国清、刘立新、聂爱萍、庞秀成、仇云龙、曲英梅、宋宏、宋世彤、王畅、修树新、杨杰、杨依柳、于林龙、张宏薇、张士东、周桂君、朱海峰
校外导师:黄丽华、李智、刘志坚、郑淑明
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成果展示及师生风采
董成教授:原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MTI专业奠基人。
王泽国(右一)师大优秀毕业生 曾在东北师范大学ManBetX万博官网地址任教 现外交部翻译
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东北大区赛
首届ETTBL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总决赛
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图书室